骨髓移植术

然而,破坏性手术的消失并未说明“越多越好”理念的终结,事实上远非如此。20世纪的最后20年期间,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大剂量化疗加骨髓移植术或干细胞移植术被引入。1999年,《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一篇评论文章总结了这种疗法背后的原理:

“医生从患者身上抽取一些骨髓或红细胞,然后给予患者足以破坏骨髓的大剂量毒性药物。希望借此清除癌细胞,把存储的骨髓回输到体内后,将快速生长,让患者免于死于感染。通过骨髓捐献的方式对血癌患者进行骨髓移植,其疗效早已确立,但这是因为癌细胞仅存在于患者骨髓中。而要用这种方法来治疗乳腺癌却是基于一种全新的、从未经过验证的原理。” [9]

尤其在美国,即使每100位患者中会有5位死于这种治疗,成千上万的处于绝望中的妇女仍然要求医生和医院为其施行这种非常痛苦的治疗。该治疗通常要花费掉上万美元,并且部分需要自费。最终,保险公司迫于压力只好赔付了部分患者的治疗费,尽管并无证据支持这种疗法是否有效。

许多医院和诊所却从中牟取了利益。1998年,一家医院的年收入为1.2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施行骨髓移植的癌症中心。对于美国医生而言,这不仅是一份名利双收的肥差,还是一个生产论文的富矿。执迷不悟的患者需求更是刺激了这个市场。

美国的私立医院争相开展这项治疗,竞争相当激烈,甚至打出了降价广告。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即便是招募患者开展临床试验的学术医疗中心也开展了这项治疗。这些值得质疑的疗法竟然成了癌症治疗机构的“摇钱树”。

无限制地开展这种未经证实的治疗还导致了另一个严重后果:找不到足够的患者参加比较该疗法与标准疗法的临床试验。因此耗费了比预期更长的时间才得到了可靠的答案。

尽管在这种压力之下要获得无偏倚证据困难重重,部分临床试验仍得以实施,其他证据也得以严格评价。2004年,对作为乳腺癌常规治疗的大剂量化疗加骨髓移植的累积结果进行了系统评价,发现尚无任何可靠证据证明大剂量疗法有效。[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