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比较需要随访每位患者
在尽量确保比较组间具有可比性后,要注意避免因研究过程中忽视了某些患者而引入偏倚,这非常重要。
不论他们接受的是哪种治疗(如果有的话),都要尽可能随访所有参与分配的人,同时要将其纳入所在组的主要结果分析中。这就是“意向性治疗”分析。否则,就不能保证科学对比了。
乍一看,将患者分组后,对照组的患者得不到治疗似乎不合逻辑。但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就会使试验不科学,其结果会有误导。
比如,对于脑血管部分阻塞且出现阵发性眩晕的患者,他们卒中的可能性极大。研究人员实施一项试验来确认血管疏通手术是否能降低患者后续卒中的风险。
他们恰当地比较了所有治疗组(无论其是否能在手术中存活)和非治疗组的患者。如果研究人员仅仅记录那些在手术后存活患者的卒中发生次数,在其他条件保证科学的情况下,会发现存活的患者卒中[去掉]发生率更低,但他们已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手术本身也会引起卒中和死亡。这就会使对手术效果的试验不科学,因而手术的风险也应该被纳入评估。
图中所示的手术和药物治疗结果实际上相同。但如果两个被分配进行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死亡并被排除到考虑范围外,这两组的比较就出现了偏倚,而这将会表明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可实际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