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同一时期情况相似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的效果

情况相似的患者在同一时期接受不同治疗,然后比较治疗的经验和结局,这一方法一直用来评估不同治疗的效果。然而,这也可能造成严重误导。

与使用“历史对照”进行比较一样,这种评估方法十分具有挑战性,它需要明确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之前,比较组的患者自身情况是否足够相似。换言之,是否对照具有可比性。

和“历史对照”一样,研究人员采用该种比较疗效的方法,可能会利用统计调整和分析来确保对照的可比性,但前提是,参与比较的患者的相关特征要记录和考虑进去。然而这些条件很难满足,因而我们应该谨慎对待此类分析结果。相信它们可能会导致巨大悲剧。

在一个关于激素替代疗法(HRT)的典型例子中,将绝经期间及绝经后接受了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与情况相似且未接受该疗法的女性进行了比较。比较中发现,激素替代疗法能够减少心脏病和卒中发生的风险,如果该结果属实,那真是个好消息,很可惜它不是。

随后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以保证治疗前比较组间患者的情况足够相似,结果显示激素替代疗法恰恰带来相反的作用,它增加了患心脏病和卒中的风险。 在这个案例中,前后两次心脏病和卒中发生风险之所以形成反差,是由于前一次接受了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普遍比未接受的女性更健康,而不是因为激素替代疗法本身。由此可见,没有可比性的对照研究可能危害数以万计的人。

HRT的例子表明:保证组间可比的最好办法是在治疗之前进行对照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不仅在已知与可测量的因素上相似,例如年龄和病情程度,而且要在无法测量却可能影响疾病恢复的因素上相似,例如饮食、职业、其他社会因素、对疾病的担忧或所推荐的疗法。

在患者开始治疗后再分组,那么就很难保证,事实上根本无法保证这种相似度了。但接下来又有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不同的结果反映的是不同疗效的差别还是比较组间患者本身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