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医学治疗的真相》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已经不能用“感慨万千”来形容了,可以说,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受到了一次撼动。

众所周知,医学的目标在于改善人类健康,最终造福人类。然而如果哪一天对你说,我们所接受的治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效的,甚至还有一部分是有害的——它将导致患者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同时对病情的好转无甚帮助,又或者是因其副作用而带来更长期、更深重的折磨,有些疗法甚至会让死亡提前到来,你又会怎样想呢?沙利度胺、破坏性手术、安慰剂效应等都不是凭空捏造的,激进式治疗法以强烈的副作用残害着患者的身体,假阳性筛查结果将健康的正常人卷入其中,药厂为了利益昧着良心将无效甚至有害的药物投入市场。事实上,这样的灾难作为繁荣的现代医学的副产品,每日都在我们的世界中上演着,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错误的疗法而不幸死去。——这就是现今医学所面对的。

正如书中所说,一项医学实验的完成中充满了那么多的阻碍:各种各样的偶然因素、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实验计划的不科学、实验者主观的偏倚,除去这些实验者可以改进的原因之外,药厂的利益纠葛,媒体的疯狂鼓噪,民众的盲目跟风……已使用的治疗方法,有的未经系统评价,靠着“权威”的认可,靠着以讹传讹,靠着多年使用的惯性,就在临床治疗中大行其道,这些都阻碍了客观而理性的声音进入到舆论之中,进入公众眼里,也阻碍了医学的发展,戕害了患者宝贵的性命。

我们应该强调这一事实:医学是用来救人而不是害人的。不论是哪一种疗法,新颖的也好,经典的也好,其目的是对病人实施有效的治疗,而不是早日送病人上西天,每一个试验验是需要严格的评价的,它需要我们排除偶然因素、主观因素和偏倚。

医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是客观的,然而实验者在评估与实验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毕竟研究者是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倾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归纳的,既然是由个人来判断事物的因果性,错误就难免发生,就如书中所言:“如果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后,我们会倾向于认为第一件事情可能对第二件事情的发生产生了影响”,哪怕二者实际上并无关联,“我们很容易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事物,也就是说‘所持的信念决定了看到的事物’任何支持自己信念的因素都会促使我们更加相信自己是正确的。相反,我们可能很难以发现或难以接受有悖于自己观点的信息,于是会毫不犹豫地忽视它”。实验中的这种主观性对于得出正确结果起到了很大的阻碍,因此,为了保证客观性,医学研究需要建立在严格的科学试验与系统评估之上,让实验的结果最大限度地远离这主观性,避免臆测,避免想当然。

科学而客观地进行医学试验不但是作为一名医学研究者的必要要求,而且这样做也是更多为接受这一试验结果的病患的生命负责,使用未经历过严谨的系统评价的疗法或药物,不仅将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还将威胁到接受治疗的病人的生命安全。一项不科学的或是在应用中弊大于利的实验结果被采纳,甚至得到广泛应用,这其中,不仅仅是媒体的宣传、公众的狂热、盲从等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医学研究人员没有严谨地对其进行科学的实验,抑或是对实验结果有意无意地进行了修正,甚至为了论文的发表而夸大正面效应,掩盖阴性结果,这都是违背了医学与科学的理念的。无论是医学研究还是药物开发,其主要责任在于研究者,在于他们所参与其中的项目是否排除了干扰因素,是否遵循了科学的试验理念。

一项遵循了科学的理念的试验,它必然是客观、实证、规范的,它将试验进程中所有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可比性都考虑在内,并且在试验的设计、过程、结果与之中均遵守科学、客观的原则,整个试验必须接受严谨的系统评价。对于试验的设计者——他们应该对于所要研究的课题有着清楚认识,明确实验的目的,提出正确的研究问题,从而让大方向得到确定,使试验沿正轨前进,“研究方案需要明确呈现研究者将要采取何种措施来减少偏倚和评价过程中偶然因素的影响。”试验质量低下,被大量的偏倚干扰,结果自然不可靠。试验设计的四大原则:科学性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单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对照性原则,都应在设计者的考量之中。我们在初高中的课程中就被反复强调过:对照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对照排除了与实验无关的变量等等干扰因素,在试验中,仅仅只有所控因素的改变,遵循了对照原则的试验方案既是科学的,也是简洁、易操作的,试验的结果也是有效、有说服力的。而平行重复原则则让整个试验拥有可重复性,在同样条件下重复试验将会得出同样的结果,任何科学试验都应具备这样的条件。在试验的过程中,试验操作应该是严格按照科学标准的,而研究人员应该对所有的事实进行详尽的记录,不应因为这种纰漏而使试验偏离有效结果,造成试验的失败。

至于试验结果,不负责任地公布不充分的报告,不论其目的如何,这样造成的后果都是很严重的,更何况是为了出名、牟利。报告不全——研究者未将本应发表的报告投稿,不充分报道中,那些得出了“令人失望”或“阴性”结果的研究很少被报告,相反那些得出令人兴奋结果的研究却有可能被“过度报告”。这就造成了研究的偏倚,甚至将引起致命的后果。通常,报告不全的案例里总是正面作用被夸大,负面效果却被掩盖。如果研究者将一份报告发表,公之于众,那就意味着他应该为这份报告的公众效应负责,为他的试验结果的应用负责,然而,上述的那些行为都是极度不负责任的,想想他们这草率的行为将要戕害多少生命,浪费多少资源!书中对于这一问题提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法:“临床试验从一开始就公布研究计划,并鼓励研究者发表研究方案。”这让公众、让患者、让其他医疗工作者能看到完整的方案并且能对其进行评估,这样,被不负责任地公布的实验结果自然也会减少。

“救死扶伤,践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遵循的信念,病人向我们伸手求救,我们应做的是减轻他的痛苦,治愈他的身体,而不是用有害的疗法、有害的药物提前他们的死亡。一项经过严格系统评价为有效的疗法,其结果不仅仅是病魔的驱除,它更体现了对患者权益的尊重,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现当今,医患关系如此的紧张,信息不够透明,患者如此被动,这或许就是患者虽然对医生不抱信任,但却不得不依赖医生的原因,独裁式的关系,医生让患者做什么就得做什么,患者没有足够的信息与知情,紧张的医患关系由此而生。而以利益为目的的过度治疗,不但摧残了患者的身体,更加重了患者对于医生的不信任感。

医学研究的中心是人,医学是为了改善人类健康而存在的,忽视了患者利益的生物医学研究模式,商业利益优先的功利医学研究模式等等,这都将医学研究的目的本末倒置,假如医学为人类带来的是灾难而非福音,那么要医学还有何用?在医学的研究与应用的过程中,这些都要求参与者抱持有强烈的责任心。一定要以严谨的精神和作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来面对医学实验与临床应用。要知道,千百条性命就可能命悬于此。

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科协主席韩启德曾这样评价道:“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更多的是由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经费保障来决定的,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看法。我们现在的医疗出了问题,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不是因为它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它不知道何时为止,在宗教强盛、科学幼弱的时代,人民把魔法信为医学;在科学强盛、宗教衰弱的今天,人们把医学误当成魔法。”

医学并不是万能的,它也会出现问题,问题的出现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它的态度,假如我们回避它,无视它,那么问题就会恣意生长,越来越严重,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敢于思考的方法,敢于解决它,那么医学就将在人类的手中,成为造福人类的工具。

 

兰州大学  基础医学院  宋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