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这本书后,获益良多。也许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重新去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
似乎已经习惯了人云亦云地从众,不断地去模仿别人,努力地使自己的言行甚至思想变得相似。对好多东西习以为常,对好多东西坚信不疑,曾经无数次问大人“为什么”,从悉心讲解再到不耐烦地说“这是约定俗成的,是常识,没有为什么。”随着长大,失去了当初的好奇心,学会了“接受”,学会了习以为常。
看过这本书后,似乎又想起了“质疑”“追究”“探索”这一类词。
科学是严谨的,而有的科学工作者对待自己几乎算得上是苛刻了。以前,不是很懂为什么科学一定要严谨,而读过这本书后,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严谨与否影响着千千万万人的健康。而医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一次次的发现,一次次的研究,让医生明白了一些可以治病救人的方法。医学无止境,那些看起来古老并一直沿用的经典方法,不一定正确。那些新研发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突破性”的成就。那些权威善意且逻辑无懈可击的言论,不一定严谨。那些看起来很神奇的新药物,并不一定能达到权威媒体所说的疗效。
好多看似正确看似权威的东西,也许是错误的。对待医学应该要无偏倚,严谨对照。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的无知却没有边际。新的不一定是好的,验证新的治疗方案是必要的。被批准的治疗不一定就是安全的。因为各种原因,好处常常被夸大,而害处会被淡化。
我们常说“破而后立”“置之死地而后生”“以毒攻毒”“斩草除根”之类的词,却原来在医学上并不适用。过度的治疗可能会带来系列不必承受的痛苦,也并不一定比保守的治疗有效。我们也说将任何不良端倪扼杀在萌芽状态,这个似乎是我们一直以来践行的准则,读过这本书后才发现,越早不一定越好,尤其是在医学上。
我们生活的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真真假假,有的毫无影响,有的却重似千钧。而医学应该尽量减少各种不确定,无偏倚。
曾经常感叹某某医生医术高明,惯于大刀阔斧,而有的医生很精准,惯于细微处着手。现在看来,这种凭自己喜好的治疗方法似乎也不大理智。
现在看来,要成为一名医者,我要做的不仅仅是学习模仿前人经验,还要质疑,还需思考。
蒲公英科普协会第8期-冯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