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见这本书是在陈耀龙老师的读书分享会上,陈老师极力推荐这本被原卫生部部长评为“价值连城”的书。充满好奇的我便一股脑开始读起这本书来,想一探究竟为何“价值连城”。

还未真正开始读,我发现我已经钻入了牛角尖,迟迟不能出来。我开始纠结起这本书的题目“治疗的真相”,我在想这本书难道已经将“治疗”的“真相”探究出来了?治疗真有这么简单,真相很容易被人所知?可能是作为一名医学生,未来治疗病人的医生,我太想知道治疗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了。此时的我无比渴望能得到答案。

翻到目录,映入眼帘的便是“新的不一定更好”、“越多未必越好”、“越早未必越好”等等具有两面性、鼓励我们挑战权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的标题。细读起各章节来,在“新的不一定更好”这章中,作者举了沙利度胺用于减轻晨吐但致新生儿畸形等多个例子,来说明未经科学的验证,无效甚至有害的疗法可能会被认为有效而被医生采用,导致患者遭受痛苦甚至死亡。从而,验证新的治疗方案是必要的,新疗法并不比现有的治疗方式更好。在“预期的效果没有变成现实”这一章中,作者举了一位医学界的权威让婴儿趴着睡的建议却致使数以万计的婴儿猝死等多个例子,说明了医学理论或专家意见对安全有效的治疗都不是可靠的指导,医学专家的建议同样可以致命,已被使用的治疗并不意味着利大于弊。“越多未必越好”这一章,文中举了乳腺癌的过度治疗等例子,证实治疗未必越多越好,有时可能弊大于利。与以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观念不同,在“越早未必越好”这章中,许多之前固有的医学观点被颠覆了,作者着重介绍了筛查的有无必要,从而说明越早未必越好。虽然筛查对某些疾病的确大有裨益,但有时同样也会带来危害,只有在良好证据显示其有效的情况下才应开展筛查项目。否则,筛查出假阳性或即使筛查出阳性却无有效的治疗策略,筛查也便失去了意义。

细细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许多固有的的看法和观点都被颠覆,彻底刷新了我对医学的认识,同时也让自己的医学知识体系更加成熟和完整。当然,除了巨大收获之外,这本书也让我对其中提到的许多观点和医疗现象主动地深入思考,甚至形成了一些可能不算成熟的个人见解。是的,新药或新疗法不一定更好,越多未必越好,越早也未必越好,所有的治疗都应该进行科学实验,获得高质量且足够多的循证学证据证实疗效好才用于治疗,可是科学实验以及循证学证据又从哪来呢?医学专家关于婴儿趴着睡的建议自1946年提出后到2005年系统评价才发表;月见草油1980年被用于治疗到2000年才被评估无益;根治性乳房切除术自1884年发明应用以来到2000年才确定疗效等等,疗效在经历了一个世纪或更长的时间才被证实,一方面说明了治疗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科学实验和循证证据的矛盾性和滞后性。验证疗效如何的科学实验是在大量应用后才能得出结果的,循证医学证据也是基于大量的研究和大量的数据而获得的。那么,一种新药或新疗法出现以后,作为医生是用还是不用,如果不用,又哪来的科学实验结果和循证学证据,或者说用于少部分试验人员,那有如何确保样本量是否足够,这样得到的科学实验结果和循证学证据又是否可靠。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要拥有敢挑战权威的勇气,这本书最后关于什么是正确的验证疗效实验的探讨也让我感受到医学治疗与研究的严谨性与困难性和挑战性,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其独特魅力。治疗本身是一件复杂无比的事,没有人可以坚定无比地说某件事就一定是正确的,正确与否,需要千千万万的医者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证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辈唯有迎难而上,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献身医学事业,才能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2016级临床1班马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