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我只是怀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开始阅读这本书。当我由序言读到引言的时候,我的心情开始由好奇变为渴切(以前对医学没有过深的了解和过多的想法),想要知道“知识有限,无知无涯”在医学中到底意味着什么。读完这本了不起的小书,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震撼: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现状,医学中存在的那么多的不确定性,试验时稍有疏忽可能会出现的截然相反的结果,一不留意可能会被数值“愚弄”……同时,贯穿全书的医患关系也让我对如何改善医患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有的这些,都对我今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也加深了我的职业责任感。

克服主观心理,回归理性

正如书中所说“任何支持自己信念的因素都会促使我们更加相信自己是正确的,相反,我们可能难以发现或难以接受有悖于自己观点的信息,于是会毫不经意地忽视它”,的确,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总有这样一种想法:权威人士提出的就是正确的;“新的”就意味着是“更好的”;“好的”当然越多越好;疾病越早检查、及时治疗,效果越好;更有甚者,觉得治疗越偏激越好。所以,有些患者可能更好奇于去尝试一种医生所推荐的新疗法、用新药来治疗,甚至一些患者深信越是激进的或毒性越大的治疗越有可能战胜疾病。在他们看来,“新的”是最新研发的,其运用的科学知识、原料应该都是最“时髦”的。但是,“新的”真的这么神奇吗?用的越多真的越好吗?越是偏激的治疗真的越有效吗?这本书告诉了我答案:“NO!”沙利度胺事件、万络事件、神母细胞瘤的筛查、乳腺癌的过度治疗,这一个个惨痛的教训,无一不向我们发出要打破这种传统观念的声音。

有时候,研究人员和接受试验的患者也会因为主观看法而忽略了客观结果。就医时,患者和医生都希望治疗能起作用,疾病得到好转,他们会得出某种疗法对治疗该病有效的结论,但这仅仅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个治疗应该起作用,这种信念与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他们会主动或者直接摒除与自己信念相反的信息。疾病有“自限性”,如安慰剂效应、感冒等本来这些疾病不去就医,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也会自愈,但如果就医后病情得到好转都会归结为治疗起了作用,而不见效或者病情恶化,则会归结为治疗无效,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这就要求研究人员走出主观感觉,带给患者有效的治疗,因为无效的治疗会使患者错过有效的治疗。研究人员可以在试验过程中采用“盲法”,甚至“双盲”,并且是“随机试验”的方法,以克服自己和接受试验的患者的主观意识,从而使试验结果更加可靠,也可使患者避免接受一些无效的疗法(这些疗法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潜伏性的伤害)。

严谨,患者的保障

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无功利心的驱使,用无偏移的研究来提供最有力的科研证据,才能为患者带来福音。

研究人员在设计试验时,要注意试验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既要考虑到所设置的对照组是否具有可比性,所要统计的数据是否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是否考虑到了偶然因素的影响,采用随机试验方法,还有接受试验的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年龄等是否考虑在内。如在HRT中,可比性与无可比性的对照组中产生的截然相反的结果;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以及对认为可以改善胎盘功能的乙烯雌酚的研究中,由于研究者缺乏系统的分析和可靠的临床试验证据,便大加推广,最终酿成的悲剧令人毛骨悚然。由此可见,无可比性的对照研究可能危害数以万计的人,而且未经充分评价的治疗即便不会导致死亡或者危害患者,但也会浪费财力和精力,况且,很多不规范的治疗不仅让患者错过了进一步更好治疗的机会,而且增加了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毕竟,一些治疗,无论是手术还是药物,带给患者的伤害远远超过疾病本身所需承受的。

在这个信息化、商业化的时代,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疗效的误导和过分宣传都应保持警惕,就连那些声誉极好的杂志对疗效的报道也需保持谨慎,以免面临风险。一些杂志可能会避免一些“不吸引眼球的报告”发表,药厂也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大肆宣传,而淡化一些重要内容,这就要求药品监管机制的严谨性。治病是一件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事,但我看到月见草油因治疗湿疹无效被撤销后一些商家居然会在说明书上采用“可能”这样的模糊字眼来欺骗患者;在第3章讲到骨髓移植术时,说到这样几句话“对于美国医生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名利双收的肥差,还是一个生产论文的富矿。执迷不悟的患者的需求更是刺激了这个市场”“这些值得质疑的疗法竟然成了癌症治疗机构的摇钱树”,这种带有功利心的治疗,给医疗机构带去了“财富”,但是,这种治疗不但给患者带来了物质上的压力,而且不见得治疗会有效。这种带有功利心的宣传给患者造成的压力和损失谁考虑过,这样只会导致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交替分配或其他一些无偏倚的分组方式是验证疗效科学性的关键特征”,在避免偶然因素使我们犯错的情况下,通过患者接受两种治疗后其病情缓解或恶化的人数之比估算出疗效差异,进而得出该差值的不确定程度。并能让患者了解情况,适当参与其中,这无论对治疗还是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氛围都有一定的作用。

共同努力,构建美好蓝图

未来是一张白纸,需要医生、药品监管人员、患者共同去构建一幅美好的蓝图。医患关系的改善也要基于医生可以站在患者的角度给出最佳的治疗意见;患者既要信任医生,又要相信医学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病症都可以解决,医生能做的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治每一个病人。

做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人员,首先要保证自己所做的研究是严谨的,科学的,发表的结果是问心无愧的,而不是因为个人利益随意略去一些对自己无利的却可以给患者带来无法预计后果的一些数据。例如,万络在研究其能缓解骨关节炎、痛经等一些症状时,淡化了它可增加心脏病和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的分析这一更严重的情况。历史的悲剧已无可挽回,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借鉴这些惨痛的教训,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到最好,是不是淡化或是忽视一些重要的数据,尽力将结果分析全面,给患者最大的保障。

除此之外,医务工作人员会与患者交流也很重要。在研究过程中与接受试验的患者协作,将其作为合作者,有时,他们可能会为试验提出有用的指导意见。在治病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时,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辞,既要保证患者得到他们想要的信息,又要保证自己不会因被患者带入误区而忽视了与治疗有关的、有利的信息。在多数情况下,承认治疗的不确定性是大多数医生的困难,也是患者很难接受的一面。所以,做一名出色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能够及时抓住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同一个数据,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从他们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方面去讲授与治疗相关的内容。此外,由于医生与患者所关注问题的不一致性,往往导致研究者正解决的问题而非患者所关心的,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所以,研究人员要从患者本身出发去试验,这更多地要求了医生要与患者多交流,因为患者的经验既能加深思考,又能提供不同的视角,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研究方向给出了指导。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药品监管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而这些漏洞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与与职业责任感,不放过任何一个不合格的药品上市,不让“皮鞋变胶囊”这样的事件再一次发生,给患者放心药。

对医生而言,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在这个使命中,用心要如同用脑。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的期望过高,觉得医生就要“包治百病”,进了医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生命健康有了绝对的保障。显然这种“万能”是做不到的,但只要研究人员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医生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患者有效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此外,医生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时时与患者交流,记录他们的身体状况的变化,并能对权威的说法保持一种警惕,而不是一味地相信权威,通过自己的临床试验来验证其正确性,要知道,一项错误的权威报告可能会因你的用心而早几年被识破,更多的患者也会因你得福。

现在我做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感悟总结。读完这本书,我对循证医学和医患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如何处置医患关系也有了一些见解。医患关系的改善有赖于医院,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具体的在上文中我已经提到,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循证医学是二次收集数据的过程,以科研数据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做到严谨,求实,认真,才能为医生提供可靠的数据,为患者带来有效的疗法。为了明天的医疗事业,我们要不断的去了解医学发展的新动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能够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审读它,才能构建一幅和谐的美好蓝图。

蒲公英科普协会第7期-李彩雯